时间已经来到3月中下旬了,26考研的同学心里有没有想好要考哪所学校、哪个专业呀?每年都有不少同学,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一个学校,结果学着学着又想换了,一般出现这种情况,大多是下面这些原因在作怪 。
一是学着学着,对考研信息了解得越来越深入,复习压力逐渐增大,又打起了退堂鼓,琢磨着要不要换个学校
二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,改变了个人规划,发现现在这个院校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想报考的,计划换一个
如果同学们在择校时有遇到上面的问题,可以参考这份《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》。
以往的学校排名,可能会掺杂了许多本科背景,但这份榜单更纯粹一些,主要是针对研究生院校的竞争力进行排名,对于26、27考研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择校参考价值。
01
榜单排名依据
在报告中,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4个一级指标、17个二级指标。
一级指标:
办学资源、教研产出、质量与影响、学术声誉;
二级指标:
科研基地、一流大学、学位点、杰出人才、科研项目、科研经费,人才培养、科研成果、发明专利,学生获奖、论文质量、科研获奖,国家一流学科、ESI全球前1%学科和上年度优秀学科等内容。
02
正式榜单排名
本次评价将两地办学的中国矿业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分别按校区所在地划分,真正反映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。
并且此次的榜单上的排名仅62所,只针对内地的研究生院,不包括部分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。
03
榜单排名分析
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把双非(非985/211)牛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在了第一位。
毫不夸张地说,在整体科研上,这是唯一能超越清北的双非,整体实力不输清北,且有的下属培养单位并不难考,绝对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且低调的宝藏大学。
从地区来看:
上榜的62所院校中,北京独占15所(较去年减少6个)遥遥领先,江苏7所、上海6所、湖北5所,分列其后,这些也是名校最多、报考人数最密集、竞争最激烈的地区;
从类型来看:
理工类院校依然强势,占据一半数量,综合类有19所,师范、农林、文法、医药类较为乏力;
从实力来看:
985高校排名都很靠前,无论是在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上,都是出类拔萃的,几乎包揽了前34位。
211高校里面,苏州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暨大实力不俗,排名超过一些985,也是近年来的报考大热门。
对于各类榜单,如果是评价标准明确,打分依据清晰、认可度较高的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,毕竟即便排名有争议,具体到细分领域也是有参考价值的。而一些哗众取宠的,一看而过即可。
📌需要注意:
985、211、双一流等名单,虽没有对高校进行具体名次排行,但实际已将上千所高校进行分层了,直接影响着高校级别、资源投入、就业等方面;
院校的近年录取分数线、报录比等数据更是重中之重,是择校最关键的参考因素。
但是话又说回来,一张榜单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择校的参考,但肯定不是唯一标准,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还需要多考虑一些因素哦!
时间已经来到3月中下旬了,26考研的同学心里有没有想好要考哪所学校、哪个专业呀?每年都有不少同学,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一个学校,结果学着学着又想换了,一般出现这种情况,大多是下面这些原因在作怪 。
一是学着学着,对考研信息了解得越来越深入,复习压力逐渐增大,又打起了退堂鼓,琢磨着要不要换个学校
二是经过一段时间学习,改变了个人规划,发现现在这个院校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想报考的,计划换一个
如果同学们在择校时有遇到上面的问题,可以参考这份《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》。
以往的学校排名,可能会掺杂了许多本科背景,但这份榜单更纯粹一些,主要是针对研究生院校的竞争力进行排名,对于26、27考研的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择校参考价值。
01
榜单排名依据
在报告中,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4个一级指标、17个二级指标。
一级指标:
办学资源、教研产出、质量与影响、学术声誉;
二级指标:
科研基地、一流大学、学位点、杰出人才、科研项目、科研经费,人才培养、科研成果、发明专利,学生获奖、论文质量、科研获奖,国家一流学科、ESI全球前1%学科和上年度优秀学科等内容。
02
正式榜单排名
本次评价将两地办学的中国矿业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分别按校区所在地划分,真正反映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。
并且此次的榜单上的排名仅62所,只针对内地的研究生院,不包括部分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。
03
榜单排名分析
值得一提的是,这里把双非(非985/211)牛校中国科学院大学排在了第一位。
毫不夸张地说,在整体科研上,这是唯一能超越清北的双非,整体实力不输清北,且有的下属培养单位并不难考,绝对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且低调的宝藏大学。
从地区来看:
上榜的62所院校中,北京独占15所(较去年减少6个)遥遥领先,江苏7所、上海6所、湖北5所,分列其后,这些也是名校最多、报考人数最密集、竞争最激烈的地区;
从类型来看:
理工类院校依然强势,占据一半数量,综合类有19所,师范、农林、文法、医药类较为乏力;
从实力来看:
985高校排名都很靠前,无论是在教学能力还是科研能力上,都是出类拔萃的,几乎包揽了前34位。
211高校里面,苏州大学、郑州大学、暨大实力不俗,排名超过一些985,也是近年来的报考大热门。
对于各类榜单,如果是评价标准明确,打分依据清晰、认可度较高的同学们可以作为参考,毕竟即便排名有争议,具体到细分领域也是有参考价值的。而一些哗众取宠的,一看而过即可。
📌需要注意:
985、211、双一流等名单,虽没有对高校进行具体名次排行,但实际已将上千所高校进行分层了,直接影响着高校级别、资源投入、就业等方面;
院校的近年录取分数线、报录比等数据更是重中之重,是择校最关键的参考因素。
但是话又说回来,一张榜单固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择校的参考,但肯定不是唯一标准,同学们在择校的时候还需要多考虑一些因素哦!